“同学们,我手上能燃火而不伤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近日,在红花岗区第十八小学第六届科技嘉年华暨学校少年宫成果展活动上,科学老师为大家带来科学魔术秀,干冰秀、水中取火等妙趣横生的科技实验,点燃了现场师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很开心能参加学校举办的科技嘉年华活动,我觉得科学是一门非常神秘的学科,像刚刚老师表演的魔术干冰,它是用二氧化碳凝成的固体,可以散发出烟雾,而且它遇到热水会产生化学反应,它让我充满了好奇,非常想去探索它。”红花岗区第十八小学五(1)班学生张诗琪说。
在科技制作作品和少年宫社团作品展示区,摆放着老师、学生使用环保材料制作的科学相关的作品,同学们驻足观赏,并互相讨论其中蕴含的相关知识。在四驱车竞速、遥控车竞速、吹泡泡、水火箭、红蓝3D画等师生共同开发和制作的科技体验区域,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器材直观地感受电、力、空气等相关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的乐趣与奥秘。
“我体验了吹泡泡、3D画、航模模拟器等项目,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收获了许多知识。比如,我了解到了水火箭的原理,以及3D画是如何让它看起来变成3D的等等一系列知识,让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了它的乐趣,今后我会更加认真、努力去学习一些科学知识。”红花岗区第十八小学六(4)班学生程鑫灏说。
红花岗区第十八小学德育主任、科学老师郭培向记者介绍:“科技嘉年华是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平台,这次嘉年华是开展的第6届,开展这个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们普及科学知识,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去体验、去实际操作。本次科技嘉年华开展了从小学1年级到6年级相关的12个体验项目,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科学之美。”
科技点亮校园,创新引领未来。近年来,红花岗区第十八小学开设“科学+”系列课程,配备优秀教师,备足实验器材,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讲好特色科学课程,同时将科学思维融入各个学科,积极开展科学体验相关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在特色科学课程的培育下,红花岗区第十八小学的学生们在各级科技竞赛与活动中屡获佳绩。近年来,该校在科技教育竞赛活动中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国家级优胜奖、二、三等奖6人次;少年硅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一等奖2人次;在建党百年红色主题系列模型教育竞赛中,学校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师生荣获一、二等奖6人次;荣获遵义市“明日之星”一、二等奖多人次。
“我们学校以创客教育为主题,让学生体验小创造也有大未来。学校社团有29个,创客项目18个,其中重点项目9个,分别是开源电子、3D打印、AI大模型、航模、无人机足球等。”红花岗区第十八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顺英说,接下来,学校还将改进课程设置,坚持把科技教育融入学生的学科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器材、了解项目器材的设计制造以及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感受科技的魅力,并开展多样化的特色体育、特色科技活动来检验学习成果。
初审:石于平
复审:刘 刚
终审:王海燕